游客
题文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
②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
④当时已经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表述符合16世纪中后期时代特征的是( )

A.农耕文明的停滞与工业文明的兴起
B.民族危机的深重与瓜分狂潮的掀起
C.异端思想的微波与人文主义的巨澜
D.巩固旧制的中国与革命狂飙的西方

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 B.资本主义代议制文献
C.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 D.欧洲古典主义音乐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文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C.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 B.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推崇
C.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