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费孝通说:“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而他们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代表性呀!北平住着的就是这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试问英美哪一个议会能从普选中达到这样高度的代表性呢?”据此,这些代表参加的会议是
| A.中华民国独立各省的第一次代表会议 |
|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 |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
|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
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人名)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及)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材料表明()
| A.战国争霸冲击宗法制 | B.智果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
| C.智宣子主张立君以仁 | D.统治者极力维护分封制 |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胭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该材料说明()
| A.春秋时期周王对地方具有绝对控制权 | B.春秋时七霸仍不敢称王 |
| C.秦朝以前的历史记载是不可信的 | D.战国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被破坏 |
鞭打春牛是立春时节重要的民俗活动。北宋在立春的前一天,京城开封要向皇宫进贡春牛(泥制土牛),各重要衙署也置春牛于衙门前。到了立春之日凌晨,便将所有春牛打碎,此为“打春”。“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
| A.我国古代对牛的崇拜 | B.牛耕在北宋时开始在我国南方普遍推广 |
| C.北宋政府的农本思想 | D.我国古代的民俗的愚昧落后性 |
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德里设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影响。他认为:“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比如化妆盒,不合礼节的服装,一旦它进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响。”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芭比娃娃尚未进人伊朗市场 |
| B.经济利益在本次对抗中是双方角逐的核心 |
| C.萨拉娃娃代表着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传统 |
| D.全球化背景下仍有国家试图坚持本国文化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