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 |
B.2H2(g)+O2(g) ![]() |
C.2H2+O2![]() |
D.2H2(g)+O2(g) ![]() |
向ZnS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时,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发现沉淀变为黑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为ZnS,而黑色沉淀为CuS |
B.上述现象说明ZnS的Ksp小于CuS的Ksp |
C.利用该原理可实现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 |
D.该过程破坏了ZnS的溶解平衡 |
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是
A.先加Cl2,再加Br2 | B.先加Cl2,再加HBr |
C.HCl,再加HBr | D.先加HCl,再加Br2 |
某pH=1的Zn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通过水解除去杂质,需将溶液调至pH=4,在调节溶液pH时,应选用的试剂是
A.NaOH | B.ZnO | C.Na2CO3 | D.Fe2O3 |
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
HC≡C—C≡C-C≡C-C≡C-C≡N。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
人体血液的正常pH约为7.35~7.45,若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由于人体体液的缓冲系统中存在如下平衡:
故能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正常生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右移,从而维持pH稳定 |
B.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左移,从而维持pH稳定 |
C.某病人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会导致c(H+)显著减小,pH显著增大,可能会引起碱中毒 |
D.在人体进行呼吸活动时,如CO2进入血液,会使平衡向左移动,c(H+)增大,pH略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