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们住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②鼓励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④要求企业制定经营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下图为南宋宝佑四年科举考试录取人员的材料,共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祖上连续三代没有当官)417人。该材料可以看出( )
①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②世家子弟可以依靠门第录取
③孝和廉为录取主要标准
④官员文化素质得到一定保证
|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 )
| A.秦汉 | B.隋唐 | C.魏晋南北朝 | D.明清 |
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 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②龙生龙,凤生凤
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②①④③ | D.①④②③ |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 三衙
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
|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
|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
| 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
|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