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的如下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试回答:
(1)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设计一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上述装置相比,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内液面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有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_______。
(3)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适宜温度,应作两处调整,分别是:①______;
②_________。检测的指标是_________。
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基因型 饲喂条件 |
Aa |
aa |
|
室温(20℃) |
正常翅 |
正常翅 |
残翅 |
低温(0℃) |
残翅 |
残翅 |
残翅 |
表二
组别 |
雌性亲本 |
雄性亲本 |
子代饲喂条件 |
子代表现及数量 |
Ⅰ |
①残翅 |
②残翅 |
低温(0℃) |
全部残翅 |
Ⅱ |
③正常翅 |
④残翅 |
室温(20℃) |
正常翅91 残翅89 |
III |
⑤残翅 |
⑥正常翅 |
室温(20℃) |
正常翅152 残翅49 |
注: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
(1)亲代雌果蝇中 (填表二中序号)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亲代果蝇中③的基因型一定是 。
(2)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 共同调控的。
(3)亲代①的基因型可能是 ,为确定其基因型,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思
路,首先将第I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然后把F2放在(20℃)的条件下饲
喂,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的比例为 ,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还可以设计实验思路为:用亲代①与亲本 杂交,然后把后代放在 的条件下饲喂,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4)若第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子代只有两只果
蝇成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
为研究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
(1)乙烯和生长素都要通过与 结合,将 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不同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 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
组别 |
植物激素及处理浓度(μM) |
根伸长区细胞长度(μm) |
1 |
对照 |
175.1 |
2 |
0.20ACC |
108.1 |
3 |
0.05IAA |
91.1 |
4 |
0.20ACC+0.05IAA |
44.2 |
结果说明乙烯和生长素都能够 根生长,与单独处理相比较,两者共同作用时 。
(3)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
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
乙烯通过促进 来影响根生长。
(4)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NPA(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无显著差展。由此分析,研究者的目的是探究乙烯是否通过影响 来影响根生长。
(5)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果可推测,乙烯对根生长的作用最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 实现的。
为鉴定一批种子的存活率,某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具体操作如下:
I:取若干培养皿,倒入含有溴麝香草酚蓝的琼脂溶液,使其成一均匀的薄层,冷却后备用。
Ⅱ:在温水中浸泡种子,使种子吸足水分。
Ⅲ:取上述种子200粒,整齐地埋于上述培养皿中,间隔距离至少1cm。然后将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4小时。
Ⅳ:观察种子附近琼脂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水中浸泡种子时,测定了种子呼吸过程CO2释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如图所示。3时至4时,种子的呼吸场所为 。4时至40时,种子呼吸分解糖类生成的最终产物有 ,40时以后种子的呼吸方式最可能为 。
(2)上述实验操作Ⅳ观察到种子附近的琼脂颜色由蓝色变 色再变 色,说明种子是有生命活力的。
(3)有人认为用上述实验鉴定种子的存活率并不严密,还应采用 做同样处理,进行对比观察。
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科学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块茎能食用的杂交系马铃薯。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①过程最好选取植物_________(填“分生区”、“根毛区”或“叶肉”)细胞。②过程需要用到促融剂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诱导________________间的融合。
(2)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④⑤技术过程的实验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过程可以看出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实现这种可能性需要运用的技术及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出两点)外界条件。
(3)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 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生出细胞壁。可以取样,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方法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4)请说明运用此植物体细胞杂交法的最大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简单表示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葡萄酒的酿制过程中先通气后隔绝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瓶留一定空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丙忘记盖上盖子,一段时间后会变酸,用化学反应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
(3)参与上述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两者在异化作用类型方面的区别是前者为___________,在发酵条件方面的区别是温度、pH、时间的控制以及___________等不同。
(4)葡萄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___________、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___________作进一步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