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漫画能够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A. | 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
B. | 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
C. | 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
D. | 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
B. |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
C. |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
D. |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
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A. | 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
B. |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 |
C. |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
D. |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
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年代 |
口火柴(万罗) |
新厂数 |
厂均资本额(万元) |
1914 |
2383.58 |
10 |
4.92 |
1915 |
2097.34 |
9 |
3.30 |
1916 |
2062.07 |
4 |
1.42 |
1917 |
1559.43 |
8 |
5.47 |
1918 |
1334.08 |
3 |
0.66 |
1920 |
848.43 |
23 |
9.67 |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 |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
B. | 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
C. | 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
D. | 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