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18—19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九(合唱)交响曲》、《星月夜》是其重要代表作品 |
B.主张“人类天性本善”的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 |
C.揭示了科学对人类生活是“双刃剑”的道理 |
D.帮助人类重新树立尊重自然的态度和对文明保持宽容的心态 |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
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这一规定( )
A.保护了贵族利益 | B.规范了官员行为 |
C.维护了官僚政治 | D.扩大了地方权力 |
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 )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
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
C.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D.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
严耕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中记载某一制度的特点时写到“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子以长不以贤”。这一原则的优势在于保障了 ( )
A.皇权的稳定性 | B.继承权的确定性 |
C.血统的纯正性 | D.分封的科学性 |
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认为古代某种政治制度是“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组织蜕变发展而来的宗族关系……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工具”。该制度 ( )
A.适应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 |
B.强调以父系血统维护政治秩序 |
C.体现了奴隶主对奴隶残酷压榨 |
D.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