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和谐度指标体系由资源环境子系统(资源丰度、环境压力、环境治理、环保水平等)、经济子系统(经济总量、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等)和社会子系统(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城市发展等)组成。图是我国某城市群2000-200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和谐度变化趋势图,表是和谐度等级划分表。
(1)试分析2000-2008年我国某城市群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和谐度变化特点?
(2)资源环境子系统和谐度变化趋势如何?简析其原因。
(3)社会子系统和谐度的变化趋势如何?简析其原因。
(4)简述促使经济子系统和谐度不断优化的主要措施?( 6分)
读“某地质剖面图(图4—4)”,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_______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除此特征外,该类岩石还具有_______,能起到记录__________的作用。
(2)B处为_______岩,它是由_______活动经过_______形成的。此类岩石根据岩浆活动的差异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C处的岩石叫_______岩, D处叫_______岩,C、D两种岩石中,更坚固、更适合作建筑材料的是 。
(3)E处可能会形成_______岩,它是已生成岩石在_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若A为含有珊瑚化石的岩石,则E可能为_______岩,它是优良的_____________材料。
读图4-3,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表形态的名称是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2)根据图中信息可判定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为了防止该类物质进一步扩大,植树种草的最佳应位于Q地的 方向。
(3)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介于 至 米之间。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4—2),其中字母A代表岩浆。回答下列问题:
(1) 字母B、C、D代表的三大类岩石名称是:
B ,C ,D 。
(2) 石灰岩经过过程③的作用成为 。
(3) 在C岩石形成的过程②中,海浪、冰川、风力是重要的作用因素,它们在②作用过程中分别形成何种地貌?
读“中国30附近三座名山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5-31),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数字1、2、3、4所代表的自然带依次为___________(选择填空),决定这种自然带变化规律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 |
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山灌丛带 |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 |
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针叶林带 |
(2)在三座山峰中,贡嘎山自然带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贡嘎山东、西两坡的雪线比较,较低的是_________坡,导致贡嘎山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4)峨眉山所在地形区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该地形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___(写出两种农作物即可),并请评价该地形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读图5-30,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A:①→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把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③
骆驼松鼠
⑥
棕壤、褐土荒漠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