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生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
地点A |
地点B |
地点C |
非生物因素 |
地点A |
地点B |
地点C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 |
7 |
5 |
8 |
距地1.5米的光强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15 |
4 |
2 |
土壤![]() |
48 |
35 |
1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的有机物(%) |
6.5 |
3.8 |
205 |
落叶树 |
20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氨量(mg•kg-1) |
9![]() |
4.5 |
2.3 |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 。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之间的物种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 。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 。
(3)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松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 ▲ (说出两个原因)。
下面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由图判断该动物为______性,原始生殖细胞为____________(精原细胞还是卵原细胞)。
(2)上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图像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a、i、j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c所示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5)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__条。
(6)左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参照此图,在右下图中绘制此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
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示意图,其中R、r和M、m 分别代表A、B、C、D四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动物体细胞中最多可有_______条染色体,此时的细胞正处于_______分裂________期,此时期的细胞中有_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2)若该细胞为卵原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中1个极体基因型为Rm,则同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中的a和a’移到了同一极,其他情况分裂正常,则产生正常与异常卵细胞之比为_______
如图所示的细胞为减数分裂过程的一个时期。
(1)所示细胞为减数分裂的第次分裂的时期。
(2)细胞中有个染色体,有个DNA分子。细胞内有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有个四分体。
(3)细胞中有个染色单体,它们是。
(4)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可能有种组合。它们是。
(5)此细胞经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对。
某二倍体植物的抗病基因A和感病基因a、非糯性基因B和糯性基因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籽粒的紫色、红色和白色由基因D、d控制,且基因d控制白色,位于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非糯性花粉中的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中的淀粉遇碘液变红褐色。现用纯合感病非糯紫色和纯合抗病糯性白色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期望培育得到抗病非糯紫色纯合品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籽粒颜色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填“不完全显性”、“完全显性”和“共显性”)。
(2)若用碘液处理F1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经过染色后的花粉颜色及比例为。该现象可证明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分离。
(3)F2有种基因型,其中抗病非糯紫色品种的基因型为,该品种不符合育种要求。为培育抗病非糯紫色纯合品种,育种专家取F2抗病非糯紫色品种的花粉,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得到四种表现型的植株,其中就有抗病非糯紫色纯合品种。该纯合品种的获得表明F2抗病非糯紫色品种的部分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产生花粉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该育种过程涉及的可遗传变异有。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育种过程,并作简要说明。
生理学家在研究交感神经对心脏收缩的控制作用时,发现用电流刺激蛙的交感神经会造成其心跳加快,提出两种假设:假设1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假设2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某同学为了探究哪种假设正确,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制备若干带交感神经的搏动的离体蛙心,用插管插入蛙心的心室腔中,插管内有任氏液(能够维持蛙心跳动的生理溶液),心脏内的血液已被任氏液代替(如图所示)。
②取步骤①制备好的蛙心两个分别置于盛有等量且适量任氏液的容器A、B中,用心率测量仪测量A、B中蛙心的心率(HA1、HB1)。
③刺激A中蛙心的交感神经,用心率测量仪测量蛙心的心率(HA2)。
④,用心率测量仪测量B组蛙心的心率(HB2)。
(2)根据实验结论,填写实验结果(用>、=、<表示)。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HA1HA2 HB1HB2 |
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
HA1HA2 HB1HB2 |
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
(3)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步骤④中能否刺激B中蛙心的交感神经后,再观察测量蛙心的心率?为什么?, 。
②若实验结果支持假设2,则说明交感神经通过产生化学物质作为,达到控制心脏的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