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别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业,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
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巳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
县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坐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谥,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这者,非追论者贤,则为优劣之辩,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者,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选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
【注】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

1.

下面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齿尊而有文者序之       齿尊: 年长受尊崇
B. 请者必 其人             当:充当
C.三四序而不者矣       累: 累积
D. 刻本之存者或 漫漶不可读   漫漶:模糊不清
2.

下面划线的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 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者,其文优况吾与子渔樵 江渚之上
C. 其于是书 有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 无力
D.有两序矣于其身也, 耻师焉
3.

下列各句话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 
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
②两序,非体也
③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
④自是缀支之,多有纸,你以传者
⑤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作者认为可以有序文,但也可以有序文。
B. 作者提出了对作者的看法,并运用引证法使自己生物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C. 给古人文集作序时,介绍了刊物情况是可以的,但不应该加褒贬
D. 杜牧认为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
(2)今与足下并生今世。
(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知吾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字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遗策
沛公起
杀人如不能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例: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桮”同“杯”)
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用原文回答问题:
晋秦两国围郑的原因是
郑伯请烛之武出使秦,开始时烛之武并没有接受,烛之武推辞的原因是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请于武公亟:多次
B.大不过参国之一都:大概
C.蔓难也图:对付
D.国不堪贰:从属二主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武姜生庄公时,因为难产,所以不喜欢庄公。
B.祭仲跟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面听命的情况,并劝说庄公早点除掉太叔。
C.当子封劝说庄公时,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人,势力虽大,反会崩溃。
D.太叔做好准备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打算作为内应为太叔打开城门。

填空:
多行不义,
翻译下面三句话。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②厚将得众
③公伐诸鄢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夜而出     zhuì
B.其乏困    gòng
C.秦伯    yuè
D.使杞子、孙、杨孙戍之páng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B.朝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过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何陋之有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