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小农经济顽强生存 ②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政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封建剥削相对沉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中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枣宜会战 |
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上是互相配合的
②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
③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④正面战场的抗战,丢失了大片领土,不值得肯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对此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瓦解 |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
C.客观上使中国知识分子抛弃自大陈腐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向西方学习 |
D.没有西方打开中国古老帝国的大门就不会有中国的近代化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清朝光绪年间,日本强迫清政府开放杭州为商埠,后又进一步攫取在杭州设立专有租界
的特权。下列各项,与上述史实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北京条约》的签订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