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怕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迫洛阳迫:逼迫 |
B.有牧人御众之才牧:统治 |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引:带领 |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修:美好 |
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 ( )
①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③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④询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⑤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⑥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②⑤⑥ | D.③④⑥ |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 |
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 |
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
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 |
把上面文中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①。子思不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②,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③。’盖自是台无馈也④。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
[注释] ①鼎肉:朱熹《四书集注》云:“鼎肉,熟肉也。”②稽首再拜:稽首,古代跪拜礼,行礼时两手拱至地,头至手,不触及地。再拜,拜两次。据考,稽首再拜称为“凶拜”,而下文再拜稽首称为“吉拜”。③伋:子思的名。④台:始。一说主管国君供奉的部门。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
②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
③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①。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②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③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如何才能做到短文中的“二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②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自得之也。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不超过8个字。)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②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孟子的“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