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罗马法的发展
材料一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二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民法大全》
材料三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他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请回答:(12分)
1)依据以上材料,结合已有知识,分析罗马法所经历的“理性”发展。推动罗马法发展的因素是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你如何评价罗马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晚年在思想理论上的新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时代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关系

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科学家占38位。下图两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人的科技成果深刻影响了时代发展。

材料二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前后科学与发明应用两者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回答,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应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2分)

不同的思想认识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符合时代要求,推动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反对用德礼刑政把“千变万化活泼之理,而执之以为一定不可易之物”,要求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他反对礼教的虚伪,还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到18世纪时,在启蒙思想家们的极力倡导下,欧洲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化热。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就对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曾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受其影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中也曾出现这一格言。另一位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也非常景仰中国文化,他称孔子为“中国的苏格拉底”。
——摘自《谈明清之际的中学西传》
材料三 今世所称好学深思之士,有两种:一则徒为本国思想学术界所窘,而于他国者未尝一涉其樊也;一则徒为外国学术思想所眩,而于本国者不屑一厝其意也。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赜也,他界复如此其灿烂而蓬勃也,非竭数十年之力,于彼乎,于此乎,一一撷其实、咀其华,融会而贯通焉,则虽欲歌舞之,乌从而歌舞之?……不知己之所长,则无以增长光大之;不知己之所短,则无以采择补正之。
——1916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思想产生的经济及文化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要掀起“中国文化热”
(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所提出的20世纪初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简要分析促使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历史背景。(4分)

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回答:
(1)“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2分)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4分)
(2)该“最完美的政治设计”是否适合17-18世纪的中国?(2分)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看法。(4分)
(3)英国式的政治设计是“最完美的政治设计”吗?(2分)请举例说明。(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作为常设机构),每部落抽签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雅典民主政治初探》
材料二 罗马法规定,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则成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基本原则。
请回答:
(1)公民大会的存在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2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五百人议事会遵循的政治运作方式哪些为近代西方社会所借鉴?(6分)
(2)恩格斯曾评价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根据材料二对该观点加以论证。(4分)
(3)据所学知识对罗马法作一概括性介绍。(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