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OH、KOH、CsOH碱性依次增强 |
B.Li、Na、K、Rb、Cs单质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
C.Al、Mg、Na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D.HCl、H2S、PH3稳定性依次减弱 |
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 |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 |
已知:H2(g)+F2(g)= 2HF(g) ΔH= -27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
B.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
C.在25℃、101kPa下,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
D.1个氢气分![]() ![]() |
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 |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SO2和3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2SO2(g)+O2(g)2SO3(g)△H。测得SO2的转化率为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A.1.8△H | B.2△H | C.△H | D.0.9△H |
“中和热”是一个在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中和热”的定义为: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则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以下关于中和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反应的中和热数值都相等 |
B.在稀溶液中HCl和NaOH反应和HNO3和KOH的中和热都相等 |
C.在稀溶液中1mol酸和1mol碱反应放出的热量都相等 |
D.将浓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刚好生成1mol水时,产生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