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调查发现某马尾松林中正发生着向栲树林演替的过程,局部区域已形成栲树占优势的栲树林。调查结果显示,马尾松林中,低于0.3m的马尾松苗很多,但高于0.3m的马尾松幼树很少,而在栲树林中只有树林边缘才有马尾松分布。为了揭示该演替的机理,生物学家测量了马尾松和栲树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图曲线所示。表中数据是生物学家一天中对马尾松林不同高度测得的光照强度(Lx)。分析回答:
(1)光照强度超过1200Lx时,限制栲树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是 。
(2)若马尾松每天接受12小时光照,平均光照强度为1200Lx,则一昼夜10dm2的叶片净产生氧气 mmol。
(3)马尾松林中,低于0.3m的马尾松苗很多,但高于0.3m的马尾松幼树很少。马尾松幼苗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大多数马尾松幼苗不能长成幼树的原因是 。
(4)马尾松林中的栲树高度比马尾松低,却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
(5)马尾松林演替为栲树林的过程属于 演替,决定该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人体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是受传出神经支配的。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之后ACh很快被胆碱酯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美洲箭毒有与ACh争夺ACh受体的作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兴奋传导到①处时,兴奋部位膜外侧的电位为。
(2)当ACh与ACh受体结合后,在[⑤]上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3)为进一步验证美洲箭毒对兴奋传导的影响,研究小组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两个临时剥制的相同的青蛙神经一肌肉标本,放电装置,美洲箭毒,两个培养皿,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编号1、2,分别加入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将青蛙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分别浸泡在1、2号培养皿的生理盐水中。
②用适当电刺激神经一肌肉标本,肉眼观察到则继续进行实验。
③。
④一段时间后给两个神经一肌肉标本施加适当的电刺激,肉眼观察标本的收缩情况。实验结果:1号神经一肌肉标本,2号神经一肌肉标本正常收缩并舒张。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用密闭装置对生长状态一致的玉米植株进行分组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课题是;无关变量有等(至少列举2个)。
(2)密闭装置中CO2的相对量均减少的原因是。
(3)若将密闭装置放在黑暗中进行同样实验,发现12 h后CO2的相对量均超过5.0,原因是
。
(4)玉米植株处于20℃的黑暗环境中12h后CO2的相对量是5.4,则第二组装置中植株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相对量为。
研究发现随着动物衰老,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会下降,而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会增加。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
处理 |
30天后从尾静脉取血测定 |
45天后取背部皮肤测定 |
|
将适量同龄、健康成年小鼠分组培养 |
LPO含量 (μg/ml) |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U) |
肤羟脯氨酸含量(μg/ml) |
|
对照组 |
清水+饲料 |
34.1 |
23.7 |
26.2 |
高剂量 |
含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的溶液+饲料 |
23.5 |
18.9 |
35.7 |
中剂量 |
30.4 |
25.6 |
37.8 |
|
低剂量 |
31.3 |
24.1 |
30.4 |
请回答:
(1)可用试剂将胶原蛋白溶液与肤羟脯氨酸溶液区分开;皮肤组织细胞分散后更有利于提取肤羟脯氨酸,为此最好加入酶。
(2)本实验用小鼠而不用家兔作为材料的优点主要是;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饲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
(3)请在图中用柱形图描述实验中衰老小鼠血液中LPO的含量。
(4)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下降会引起皮肤衰老,实验表明,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对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最强;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是;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通过显著降低而对动物衰老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甲、乙为某种二倍体植物的2个植株,其体细胞中2对同源染色体(Ⅰ和Ⅱ)及相关基因分别见图甲和图乙,其中图乙表示变异情况。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过程均不发生交叉互换。A和B是显性基因,A和a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B和b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
(1)若甲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为N。N的矮茎红花个体中纯合子占;若N的全部高茎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其子代中矮茎白花个体占。
(2)乙植株发生了的变异类型是;发生该变异时,基因的碱基。
(3)如果乙植株产生配子时,具有同源区段的染色体都可以正常进行联会,该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共有种。
⑷为检测某植物体是否含有A基因,首先要在含有A基因的DNA片段,以此作为探针,与从该植物提取出来的进行。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
(1)在饥饿时,如果X是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的分解等过程实现的;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激素)的上升有关。
(2)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导致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和尿液中尿素的浓度。
(3)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如果X是CO2,c→d时段,呼吸强度会,参与该过程的是调节。
(4)如果X是甲状腺激素,请用箭头和文字描述c→d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