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a、b、c等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出现差别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造成的。
(2)③过程是在Ⅹ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____。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__。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__________。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________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下图1表示某类型动物不同生理过程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关系,图2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图2中的图像按图1所示的分裂顺序排列,则其正确的顺序为,图1曲线中段所表示的时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点。
(2)d点发生的生理过程是,图2中发生在图1曲线bc段的图像为。
(3)其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该类型生物正常的体细胞具有条染色体。
(4)图2中③所示细胞处于分裂期,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称为。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C与c)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_B_)、粉花(A_bb)和白花(aaB_或aabb)。下表是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试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亲本组 |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
|||||
紫花宽叶 |
粉花宽叶 |
白花宽叶 |
紫花窄叶 |
粉花窄叶 |
白花窄叶 |
||
甲 |
紫花宽叶×紫花窄叶 |
9/32 |
3/32 |
4/32 |
9/32 |
3/32 |
4/32 |
乙 |
紫花宽叶×白花宽叶 |
9/16 |
3/16 |
0 |
3/16 |
1/16 |
0 |
丙 |
粉花宽叶×粉花窄叶 |
0 |
3/8 |
1/8 |
0 |
3/8 |
1/8 |
(1)根据上表中________杂交组合,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的________是隐性性状。
(2)甲组亲本组合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乙组”产生的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在其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子代中的粉花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___。
(4)若“甲组”中的紫花宽叶亲本自交,则产生的子代植株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粉花宽叶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___。
(5)研究发现,白花窄叶植株抗逆性强,产量比其他类型高。若欲在短期内繁殖得到大量的白花窄叶纯合植株,可利用上表中的________组杂交方案来实现。
下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遗传病是染色体性遗传病。
(2)Ⅱ5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是和。
(3)Ⅲ10的基因型可能是, 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4)如果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出生病孩的概率为。
图中A→G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细胞图像D→F属于________分裂;D→A属于________分裂。
(2)图中C细胞和A细胞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4)图中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与a的分离和a与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坐标G中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用数字表示)。
(5)图A、B、C、E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即易倒伏(A)对矮秆即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F2的高秆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________。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过程e常采用__________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e、f的优势是__________。与过程g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d育种的优势是______。
(4)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使玉米中含有某种动物蛋白成分可采用上述[ ] ____________育种方法,若现有玉米均为晚熟品种,欲培育早熟品种可采用[ ] __________________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