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 B.抑商、禁海政策 |
C.农工商皆本 | D.保护海洋渔业资源 |
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 B.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
C.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
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幅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②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③④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省及省外之人来采”。这表明他()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