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
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 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 |
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 | 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 |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战争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促进了革命的爆发 |
B.俄国基本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 |
C.俄国对外战争是爆发革命的根本原因 |
D.俄国当时没有矛盾 |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没有及时接管法兰西银行 | B.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
C.没有及时成立国民自卫军 | D.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C.第一国际的成立 | D.巴黎公社的诞生 |
有人指出: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也是屈辱历史的终结点。能反映这种观点的两个历史事件是
①虎门销烟②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③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④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这说明
A.日本人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 | B.日本人想对中国地理开展学术研究 |
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 D.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