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②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注释】①息:呼吸。 ②术:方法。 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行者解衣下田( ) (2)气竭汗雨 ( )
(3)谓农夫曰 ( ) (4)行者服而退(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甚矣,农之惰也!
(2)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古文阅读:
张元传(节选)
张元,年六岁,其祖以夏中热甚,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祖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头曰:“汝何为不肯浴?”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④。元不能亵⑤露其体于白日之下。”祖异而舍之。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元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注释】①谦谨:谦虚谨慎。②微:稍微,稍稍。③释典: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释典,佛教的典籍。④亵:指家居所穿的便服。⑤亵:轻慢,亲近而不庄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元固不肯从()(2) 祖谓其贪戏()
(3)诸小儿竞取而食之()(4)遂许焉()下列各句中的“以”与“其祖以夏中热甚”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乃以杖击其头 |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C.吾欲辱之,何以也 | D.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以盖形,为覆其亵。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文言文阅读
华佗治病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①。乃多收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②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释】①差(chài):通“瘥”,病愈 ②嗔恚(chēn huì):愤怒;恼怒。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乃多收其货(钱财) | B.不加 治(给予) |
C.属使勿逐(亲属) | D.吐黑血数升(几) |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
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共10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 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④市马,马今至矣。”⑵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涓人:宫中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④能:能出高价。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⑴ 骈死于槽枥之间() ⑵ 一食或尽粟一石()
⑶ 反以报()⑷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翻译两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有什么不同。
【改编】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任意东西() ⑵蝉则千转不穷()(3)经纶世务者()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本文的第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举例说明。
读完此文,请你用一段话表明自己的感受。
【改编】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后面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叩()(2)再()(3)臭()(4) 烨然 ()翻译下列句子。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作者宋濂为什么能够这样勤奋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