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此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通过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儿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此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如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时,人民就有权利来废除它……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
材料三:“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大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覆议一次。”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它有什么局限性?
(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哪年发表的?从材料看它确定的是什么政体?有何目的?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一一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
材料二: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先后出现过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经席卷世界……中国也融入其中,在世界各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也已通过和平、合法的方式走向全世界,在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福了世界人民。”
一一查雯《中国要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1)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2)西方和苏联两种工业化模式各是如何解决工业化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原料等问题的?
(3)当时中国走上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前两种工业化相比,当时中国工业化的国际环境怎样? 我国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
(4)有专家指出,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30年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过去30年间,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哪些伟大成果?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雅典创造了民主体制,为近代民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这种形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利弊?
(2)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中
——摘自《美国的历程》上册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3)在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中,常常用法律的形式把民主的成果固定下来。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为民主制度提供宪法保障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前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而后者(《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源何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税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丑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4分,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4)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请根据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纪念邮票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游列国(邮票)
材料二杏坛讲学(邮票)
材料三 1989年《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周游列国主要是为了宣扬什么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吗?为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回答,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说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纪念孔子。请联系你熟知的现实社会中的某一问题,举例说明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材料1 1971年7月,尼克松认为世界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末来的中心。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2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2年,二十年间,中美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我知道你是反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邓小平1989年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材料3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4“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尼克松与戴高乐的谈话
①据材料,指出美国急于改善中美关系的三个原因。
②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是什么?据此美国在亚洲采取了哪些重大政策?
③材料3,邓小平说“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是基于什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