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这样说:“在15世纪就要结束的时候,热那亚籍的航海家哥伦布带回了关于新世界的讯息。新世界是什么,是土地,是人口,是资源,后来人们发现,那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哥伦布开辟了新航路 | B.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
| C.15世纪是新世界发现的时代 | D.热那亚地区连接了新旧世界 |
下图是近代著名漫画家特伟的《偷天换日》,该漫画反映的背景事件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
|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
| C.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
| D.直接促使了中国的战略反攻 |
1912年《申报》载:“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同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成不谙熟。”这说明当时中国
| A.共和革命不可能成功 | B.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
| C.人民不支持革命 | D.实行思想文化启蒙的紧迫性 |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游历临安(今杭州)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 A.穿着棉布的市民 | B.阅读《三国演义》的文士 |
| C.吟唱京剧的艺人 | D.违反“海禁令”的囚犯 |
陈献章(1428—1500,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白得”,开创“江门学派”,被誉为“真儒复出”。这里的“彼”指的是
| A.程朱理学 | B.陆王心学 | C.佛教 | D.道教 |
“汉初,凡军国大事,天子往往召集群臣博议。博议又称廷议,通常是由富于行政经验的公卿、列侯、二千石以及怀藏学识的大大、博士等五类官员参加。”这种博议制度,是为了
| A.加强君主独裁专制 | B.防止丞相专权 |
| C.实行议会民主 |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