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1840 1870 1900 1920 |
||||
|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22 14.8 8.4 7.1
|
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
| A.承认了现实生活中的等级秩序 |
| B.为封建贵族特权辩护 |
| C.带来世俗界上帝“弃民”的沉沦 |
| D.推动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
|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
| C.否定了基督教长期传颂的教义 |
|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
17世纪40年代英国掀起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打的旗帜是()
| A.重商主义 | B.清教思想 | C.人文主义 | D.理性主义 |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
|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
|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
|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
|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