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反映了
|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
|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
| D.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
标志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 B.西安事变 |
| C.卢沟桥事变 | D.皖南事变 |
某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主观上希望实行抗日、反共两个第一”’而实际上“实行的还是抗日第一,反共第二”。该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
| A.坚持抗战 | B.消极抗日 |
| C.改变反共立场 | D.玩弄两面手法 |
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抗战 | B.淞沪会战 |
| C.太原会战 | D.台儿庄战役 |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①《亮剑》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合作抗战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下列材料中,最无可辩驳的实证日本侵华罪行的是
| A.中国人民控诉日军侵华的言论 | B.日本美化战争的宣传单 |
| C.日本战犯在东京审判中的笔供 | D.外国史学家的史学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