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高潮”,它的不同点是( )
|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
| B.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
| C.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严厉限制 |
| 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
| C.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 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
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这就是
| A.《和平法令》 | B.《四月提纲》 |
| C.《土地法令》 |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设想美妙,但无法实现 |
| B.《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 C.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
| D.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2008年10月9日,流落缅甸65载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李锡全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湖南桃源县的老家,他激动万分,老泪纵横。下列关于中国远征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他们开辟了国外抗日战场 |
| B.主要任务是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
| C.在缅甸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七千多人 |
| D.他们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革命根据地出现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土地,好像解下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的进行 | B.南昌起义的发动 |
| C.开展土地革命 | D.红军长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