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是:(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年代
进口总值
出口总值
1942
161.7
21.5
1943
169.2
8.2
1944
222.9
49.8
1945
719.1
224.2
1946
650.9
187.7
1947
441.2
227.8

A.1942—1947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B.1942—1945年中国外贸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C.1945—1947年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来自美国
D.1942—1947年中国外贸一直处于贸易顺差

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鼓动方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②发展是硬道理
③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④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

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
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A.中国民族工业的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利用了大量资本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 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
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