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多,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个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垭,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结合原文,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本文在构思上具有欲扬先抑的特点,请结合原文说明“欲扬先抑”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题。
杨致远最新电话访谈录
这是All Things Digital 的创始人之一,专栏作家 Kara Swisher 刚刚对 Yahoo! CEO 杨致远做的一次电话访谈,该文发表在 Kara 的专栏 BoomTown。杨致远一天前刚刚公布第三季度疲软的收入状况,不久前 Yahoo!宣布全球裁员10%。
杨致远一年来倍受各种折磨,管理层剧变,险被微软收购,被亿万富翁 Carl Icahn 指责,为与 Google 结为合作伙伴一事同司法部周旋,然而尽管如此,电话中的杨致远仍然十分自信。
①BT:你如何看上一季度的表现?
Yang:我们在第三季度报告中讲到,第三季度搜索广告表现出一些强劲,但品牌广告表现疲软,在美国市场,从第二季度就已经出现弱态,并持续到第三季度。在国际市场,尽管第三季度的显示广告仍然以2位数增长,但已现疲态,英国最先开始,法国也是这样。我们在亚洲的市场占有率很大,但也出现同样的趋势。
②BT:第四季度预期如何?
Yang:在这个非常时期,和其他人一样,我们也言不由衷,因为事情的变化实在太快。我们的一些业务还在进行,但不知道最坏的情况将是什么会怎样,没有人知道。总的来说,在显示广告( display advertising)领域,我们保持着我们的份额。
这和2001年比较,那时,在线应用持续增长,但收入下滑,即使在现在这种时刻,Internet 应用依然强劲。很显然,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市场会触底,我不是经济学家,你可以自圆其说,但没有人真正知道前途是什么样子。
但是,当坏事临头,我们必须能快速前进。我们还说过,广告客户仍然选择我们,这是个好兆头,比如,目前,我们在社会网络那边还没有丢失生意。
当然,广告客户也不太可能在现在这种情形下增加开支,所以我们假定会有一段长期的疲软。我觉得没有人能幸免,尽管搜索广告似乎更能抵抗这些。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这个季度,我们的搜索和显示广告仍然坚挺。
③BT:能告诉我们一些裁员和缩减开支的细节吗?
Yang:我们计划圣诞节前裁员,会影响10%的员工,我们希望人们知道,裁员是为了提高效率,不是为裁员而裁员。最近几年,随着投资新产品,收购,我们的开支也增加不少,我们的业务出现一些重复和地区冲突,我们现在要解决这些问题。
缩减开支是我们短期,也是长期的努力,短期来讲,我们需要合并一些业务,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长期来看,我们会关注我们的整体资产状况。我们要一直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样问自己,我们难道会把自己卖掉吗?还是关门大吉?
④BT:收购的事进展如何?人人知道,你在和 AOL 谈,你还有什么打算?
Yang:这件事没什么特别可谈的。
但总的来讲,市场走到现在,我们必须时时修正方向,因为现在的情况和三四周前已经大不一样。但我对我们的很多东西都保持乐观,我们没有负债,现金充足,很多公司到了快没钱的时候就不得不问自己该怎么走,那会改变很多人的立场,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一个机会主义者。
我们没有回购股票,我们的股票现在很便宜,但我觉得保持我们充足的现金更重要。所以,我们对保持灵活很看重,保持好的财务状况等待机会很重要。
⑤BT:你现在和 Carl Icahn 的关系怎么样?
Yang: Carl 还好,他得到的也够多了。他曾是董事会非常有用的人,当然,他现在的角色不同了。多数时间,他富于建设性,但 Carl 毕竟是 Carl,有话就说,从不客气。
⑥BT:你们和 Google 合作的事在司法部进展如何?
Yang:没有什么新东西可谈,我们仍在谈,我希望事情能解决,我们还没开始,但没有人愿意离场。
⑦BT:你和微软的关系怎么样,Steve Ballmer 上周提到的搜索合作你怎么看?
Yang:也没有什么新东西可说,我们一直表示,我们愿意听他们的意见,愿意和他们谈任何事。
⑧BT:你最近被频频攻击,因为没有将 Yahoo!卖给微软,也因为 Yahoo!现在的低股价,以及你的管理方式,为什么你认为自己是 Yahoo!最好的领导人。
Yang:如果你看看 Yahoo!以前做过的事,走过的路,你会知道我们想做的绝大多数都实现了。我的梦想是将 Yahoo 转变成一个平台和产品公司,我们正在这样做,我们所做的很多事已经转换为价值,不管是我们的主页,还是用户资料,还是 e-mail 还是我们的 APT 广告平台。
在这个不确切的环境下,我想我是绝对合适的人选。现在这个时候需要真正理解 Yahoo 以及客户的人,我觉得我就是。现在即使和一个月以前比已大不相同,但我觉得我是能够指导 Yahoo 走出困境的最佳人选。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Yahoo!虽在亚洲的市场占有率很大,但也出现了疲软的趋势。 |
B.目前,广告客户仍然选择Yahoo!,且有增加开支的趋势。 |
C.裁员是为了提高效率,不是为裁员而裁员。 |
D.市场走到现在,保持灵活很重要,保持好的财务状况等待机会同样很重要。 |
7、结合全文,杨致远最近被频频攻击,是因为什么?
8、为什么杨致远认为自己是 Yahoo!最好的领导人。
9、结合全文,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杨致远的自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
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已然殒世,但是,在历史的天空中,钱学森必将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颗明星——就像那颗距离地球大约2.23亿公里的“钱学森星”一样,长久闪耀在苍穹。
在中国,钱学森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什么是科学精神,那就是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好奇与探索,不为自己设置任何禁区。钱学森身后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而只有完整全面地理解钱学森,才能体味他对中国的真正价值。
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
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20世纪80年代初,他把对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探索,和组织指挥“两弹一星”等重大科研工程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钱学森开始审视中医,他写道,“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的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他同时又认为:中医理论是事实和臆想以及猜测的混合,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不能说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或者说,中医是“前科学”,即尚待进入科学技术体系的知识。他甚至在1981年《自然杂志》第4 卷第7 期题为《开展人体科学的基础研究》一文中提出: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孕育着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现代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而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
1958年3月1日,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及至20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山水城市”。在钱学森的倡议下,1993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中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观”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1980 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钱老走完了他的近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他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永远珍惜,我们只有完整全面地理解钱学森,才能真正体味他对中国的重要价值。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
B.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终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 |
C.中医的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
D.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孕育着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 |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
B.山水城市应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 |
C.中医理论是事实和臆想以及猜测的混合,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
D.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 |
3、结合全文,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怎样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
4、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5、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游走钢丝
①陈逸飞走上艺术道路的第一个阶段,应该是1965年至1980年。陈逸飞自己习惯于把1966年至1976年称为他自己的第一个创作阶段,并称这个阶段为“走钢丝般”的创作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他确实像在走钢丝。
②1965年,陈逸飞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大学部提前两年毕业,分配到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成为一名专业画家。这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并不那么顺利,因为很快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变化。
③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来了,陈逸飞的家庭受到了冲击,陈逸飞的父亲是化学工程师,自然是逃脱不了的,可他却是这个家庭唯一有收入的人,这时这个家庭的状况可想而知。为了躲避“文化大革命”的更大冲击,陈逸飞白天躲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宿舍里画画,既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提高,到了晚上,就躲回家里。他父亲经常被红卫兵拉去批斗,罪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有这个家,是个相对安静的港湾。社会动乱,家庭受冲击,陈逸飞是在这种条件下坚持了自己的绘画道路。
④能够从“文化大革命”的深重灾难中顶过来走过来,陈逸飞认为这跟他的为人有关系,他的做人原则是,做人做事不要做给别人看,要做得有意义,对社会有用。陈逸飞总结自己的青年时代。概括了三条:第一是做人“诚”字很重要,对人、对事、对事业都要讲一个“诚”字;第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喜欢是与社会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第三是要学习,学好了一门本领,才能够不落伍。陈逸飞认为,在追寻人生的道路上,还要有诚挚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了诚挚的性格,再加上从容的态度、积极进取、诚恳有为的精神,一旦拥有天时、地利、人和,就会获得成功。陈逸飞正是以这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行为从灾难中走出来的。
⑤陈逸飞没有在“走钢丝般”的感觉中放弃,而是在逆境中寻找自己的艺术出路。这种特定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敲打,让他从另一个层面上识别和处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建立了特殊而鲜明的艺术色彩感,增添了艺术造型的厚度和硬度,善于对宏大场面作群体构建。特殊的历史阶段促使陈逸飞在人生沉浮和艺术沉思中早早成熟。
⑥回顾那段特殊的历史,很多艺术家都只能摇摇头说,那是一段被耽误的宝贵时光啊;回顾那段历史中的艺术行为,很多艺术家则只能叹息说,那个阶段的所谓创作不堪回首,不值一提。陈选飞不同,他把那段钢丝走完了,人们当时和现在都认为他的钢丝走得还行,还在钢丝上表演了一些特技和亮相的动作。他自己也从不把这段人生经历和艺术经历视为可悲可叹的蹉跎岁月,他倒是有些自豪。可能因为陈逸飞自小在上海长大,而上海是中国的城市里受西方文化渗透最深刻最广泛的地方,他的作品多少有些西方绘画艺术影响的痕迹。在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有些“西化”、“颓废”,这是有悖于那个历史阶段的。现在看来,正是陈逸飞多出来的这点西方文化营养,使他的画比人高出一筹。这也正是陈逸飞珍视那个阶段画作的缘由。
(选自《陈逸飞传(视觉人生)》,有改动)
(1)陈逸飞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对他精彩的视觉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请谈谈他对艺术的看法。
答:
(2)陈逸飞把自己的第一个创作阶段称为“走钢丝般”的创作阶段,“走钢丝”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全文做具体解说。
答:
(3)从全文看,陈逸飞能够从许多艺术家认为的不堪回首的灾难中“走出来”,并且“表演了一些特技和亮相的动作”的原因有哪些?(8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
林语堂在厦门大学
一九二五年,厦门大学创办者陈嘉庚实业正处在鼎盛时期,校长林文庆与校主陈嘉庚商榷后,决定扩大化学校规模,广聘著名教授学者。1926年3月,北京发生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爱国学生遭军阀枪杀,身任北京师大教授兼教务长的林语堂,因支持学生爱国行动也在北洋政府当局通缉之列,欲离开北京暂避,遂接受厦门大学聘任。他还推荐北京大学研究院主任沈兼士及教授鲁迅、顾颉刚、孙伏园等应聘,壮大了教师阵容,加强文科建设和国学研究。
林语堂一来校就接任文科主任,当时文科设有国文、外国语言文字、哲学和历史社会学等四个系。他提倡革新精神,与国文系同仁向校方提出更名改称“国学系”;同时主持修订各系学程纲要,调整教师讲授课程,如改请陈定谟先生担任哲学方法论课,张颐先生担任泰西哲学概论课。林语堂充分发挥名教授学者的专长,均安排他们授课,深受学生欢迎。如安排鲁迅周授六学时,鲁迅给许广平信中提及“我的功课,大约每周当有六小时,因为语堂希望我多讲,情不可却。”林语堂还亲自参与授课,如曾开设“英文作文” “现代文”和“英语发音学”、每周七小时,并将授“英国语言史”和“普通语言学”等课程。
“为研究中国固有文化”,厦门大学拟成立国学研究院,曾于1925年底成立筹备总委员会,初订了组织大纲即停顿,直到1926年新学年伊始,林语堂举荐沈兼教授等来校方筹备就绪。如制定章程、办事细则,研究生研究规则、季刊编辑事务和设置陈列室,以及提出经费预算和商定由校长林文庆兼院长,沈兼士教授为研究院主任,林语堂为院总秘书等,遂于1926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院址生物馆三楼。林语堂在成立大会上强调要到科学精神与认真态度从事国学研究。称:“欧西各国学者,对于各种科学的成功,虽至微之处,不敢稍事忽略,研究植物者,对于一草一木,必加深刻研究,而后植物学以成。研究动物者,虽片麟只爪,亦必加精确研究,而后动物学以就。吾人研究考古,亦必抱此精神。……”并就风俗调查、考古发掘以及编辑中国图书志、办季刊等事宜作了说明。国学研究院成立之后,决定招收研究生,并在上海等地报纸刊登招生广告,此举创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之首。开展课题研究,决定出版“国学研究院丛书”;组织学术讲演和考古活动,以及刊物编辑等工作颇有声色,大大推动了学校学术研究。这同总秘书林语堂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如鲁迅给广平信中提及“玉堂对于国学院,不可谓不热心。”同时林语堂还亲自参与有关活动和工作。如个人承担了“汉代方音考”和与顾颉刚合作的“七种疑年录统编”等课题;还为国学季刊创号撰稿“西汉方音区域考”和翻译“论古韵”(珂罗掘伦著);并在国学研究院周刊第1卷第2期上发表“平闽十八洞所载古迹”一文。1926年12月18日还为研究院独立举办的第二次学术讲演会主讲了题为“闽粤方言之来源”等。后来国学院由于预算得不到保证,沈兼士、孙伏园、鲁迅等相继离开厦大,而学校又发生学潮,校方则于1927年2月底宣布该院停办。
林语堂对图书馆至爱尤深,此时应聘为厦大图书馆主任裘开明赴美留学未归,他乐意地接受代理图书馆主任之职。他热心改进图书馆工作,重视扩充馆藏,想方设法添置图书,除购置之外,还大力提倡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赠书。任职期间曾接受鲁迅、孙伏园等和厦门青年会的赠书给厦大图书馆。他个人也将自己著作《汉字末笔索引法》一书送给校图书馆。
林语堂南下来厦大,原想能为桑梓教育和图学研究作出努力,可是并不完全如愿,曾遭校内一些人的刁难与冷遇,对国学研究院经费被削减,他甚为不满。1927年初,当厦大学生得知,由于校秘书刘树杞对文科和国学院工作的阻挠,导致鲁迅等教授辞职离校,遂爆发了厦门大学的第二次学潮,延续至三月份。这时国学院研究院已停办,林语堂亦辞职,并于3月间离开厦门大学赴武汉任职。
(原载1995年10月18日《厦门大学》校刊第4版)
13.林语堂在厦大的主要贡献?
答: 。
14.“引进人才”是当前的重视人才的表现之一,在阅读这篇文章后,以林语堂在厦大为例谈谈“引进人才”的思考?
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两兄弟
林语堂
① 熙宁四年(1072)七月,苏东坡携眷离京前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他弟弟子由这时在陈州充任教授,淡泊自甘。陈州正在苏东坡治下的视察行程之中,他随后几年都常常利用机会到弟弟家盘桓小住。
②子由高大,丰满的圆脸,两颊附近的松肉很多,而东坡则健壮结实,骨肉匀停。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他的脸色红润,热情洋溢,会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辨、天真、不顾后果——就犹如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由各自的才气上看,威廉原应当写小说,而亨利应当写心理与哲学性的论文。可是威廉·詹姆斯却把他的才华和诙谐注入了通常干燥无味的心理学和哲学教科书,而亨利·詹姆斯则在小说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的思想和观察这样充实的内容,这对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无损。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
③那几个月,兄弟二人常到柳湖去划船,或是在城郊漫步,谈论政治、家事、前途。苏东坡的一个短处就是老向客人谈论自己的心思,写文章也是发挥自己的见解。当时不是什么好年月,子由对哥哥太了解。一天,二人正在讨论国家情势,子由对哥哥说:“空闲不见得是坏事,一日空闲长似两日,人若一生七十年都在空闲中过,他实际上等于活了一百四十年。这是求长寿最容易的办法。”哥哥却回答道:“可是我就是闲不住。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莱里吃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
④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婉劝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予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是问题是他不是。我们论到苏东坡就不能避免孟子所说的“气”这个字。以苏东坡的情况而言,其意义正同于伟大的精神,一个人高升到无极限的精神,至大至刚,激烈冲动,因其本身充沛的精力必要发之于外而不可抑制。,佩服苏东坡的人和批评苏东坡的人,就常说到他这种至大至刚之气。苏东坡既然天赋这样生气蓬勃的精神,他自然常与矛盾遭遇,一方面要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分。在苏东坡一生的官宦生涯中,有某些时期此种冲突特别尖锐,正是“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⑤苏东坡与子由及家人共度一个中秋后就要奔赴新任了。临别时,二人难分难舍,子由送兄长至颖河下游八十里外的颖州。在苏东坡开船出发的前夜,兄弟二人又在颖州河的船上共度一夜,吟诗论政,彻夜未眠。那天夜里,苏东坡写了两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⑥“飞蓬”一词正足以象征苏东坡的一生,因为从现在起,他就成为政治风暴中的海燕,直到他去世,就不会再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度过三年以上的时光。
(节选自林语堂英文版《苏东坡传》,张振玉译)
(1)选出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两项()
A.文章第一节巧妙地借情况介绍将两兄弟性格进行了对比,这样不仅突出了两人的不同性格,更为下文作了铺垫。 |
B.文章采用“点—面”相映的手法,既概括地介绍了两兄弟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往具体的事件中再现了人物形象。 |
C.作者认为苏东坡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分”,在历史的背景下客观写出了苏东坡形象的丰富性。 |
D.苏东坡之所以“生如飞蓬”,主要缘于他“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吃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的性格。 |
E.文章最后一段凸显了苏轼悲观厌世的思想。
(2)两兄弟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两兄弟分别像文中提到的哪一位西方作家?请加以阐释
(3)第三段写“那几个月”兄弟俩伯事情,有什么作用?
(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对两兄弟各有什么样的评价?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苏东坡性格中“闲不住”的特性的?请例举二亲人(兄弟、姐妹、父子、母子等均可)或二挚友间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