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我国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飞船首次成功实施释放小伴星的实验,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已知飞船在地球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飞船在该圆轨道上运行时:
(1)速度v的大小;
(2)速度v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
如图所示,三物体用细绳相连,mA=1kg,mB=3kg,mC=1kg,A、C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5,求系统的加速度和AC绳中的张力。
如图所示,飞机距地面高度为H,水平飞行速度v0,地面上停着一辆汽车,与飞机水平距离为X,欲使飞机投出炸弹击中汽车,H、v0、X应满足什么关系?(重力加速度为g).
如图甲所示,一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相距L=1m,左端之间用R=3Ω的电阻连接,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一质量m=0.5kg、电阻r=1Ω的导体杆静置于两轨道上,并与两轨道垂直。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2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现用水平拉力沿轨道方向拉导体杆,拉力F与导体杆运动的位移x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拉力达到最大时,导体杆恰好开始做匀速运动。当位移x=2.5m时撤去拉力,导体杆又滑行了一段距离△x后停下,已知在滑行△x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12J。求:
(1)拉力F作用过程中,通过电阻R上的电量q;
(2)导体杆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
(3)拉力F作用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
如图所示,水平线MN的上方区域存在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其方向指向右上方且与MN的夹角θ=45°,MN的下方区域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个重力不计、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从MN上的O点,以v0的初速度沿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并记为第一次经过MN。求:
(1)粒子从O点出发到第二次经过MN经历的时间t;
(2)粒子第三次经过MN的位置与O之间的距离s;
(3)粒子第四次经过MN时速度v的大小。
某行星的半径为R1、自转周期为T1,它有一颗卫星,绕行星公转的轨道半径为R2、公转周期为T2。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l)该行星的质量M;
(2)要在此行星的赤道上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靠近行星表面绕行的人造卫星,使其轨道平面与行星的赤道平面重合,设行星上无气体阻力,那么对人造卫星至少应做多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