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保留习惯旧俗 B.重视法律程序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剑桥。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木状态唤醒似的。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英斗争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D.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