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
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从1787年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角度理解“日出”一词,不正确的是
A.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 |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 |
C.重申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精神 |
D.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
1928年美国法官塔夫特说:“这个国家的联邦和各州宪法把政府权力划分为3个分支。这并非说,3个分支不是同一政府的协调部分,或在其责任范围内,每个分支不可行使其他两个分支的行动权力。在决定它可以从其他分支寻求何种帮助时,这种帮助的范围和属性必须根据常识和政府协调的内在要求来确定。”这表明
A.美国政府机构不是分权政府 | B.政府权力划分违背分权制衡原则 |
C.现实统治需要政府机构相互合作 | D.美国政府要加强中央集权 |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全国政府“应当在一切案件中对各州的法律享有否决权,正如同英国国王在此之前所做的那样。我认为这是十分基本的一点,这是剥夺州主权的最小可能要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一切在纸面上规定的权力都将无从成立。而且它还将产生各州的内部不稳定。”这表明,麦迪逊主张
A.建立统一的全国政府,维护各州的主权 |
B.在维护各州主权的前提下建立邦联 |
C.在限制各州主权的基础上建立邦联 |
D.中央政府有绝对的权威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
1855年,英国下议院议员查尔斯•伍德写道:“当我(在1825年)初次进入议会时,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行政管理。我们的法律变更由个别议员提出,并作为非党派问题靠双方议员的联合行动实行。现在,当某个非党派人员提出一项计划时,并非等于自行提出议案,而只是为了唤起政府的注意。”材料主要表明
A.议会中的党派斗争激烈 | B.非党派议员的立法权被剥夺 |
C.政府的职权在不断削弱 | D.内阁加强对立法工作的干预 |
有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事件的发动时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 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使国王权力的来源从神变成了议会 | B.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
C.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 | D.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