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下列手工业的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的是                 

A.民间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 农业合作化 B.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 人民公社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①②③④

A. ①④③②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④①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A. 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 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 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 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 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 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