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28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①虽乘奔御风()②其间千二百里()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 | 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 |
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 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 |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
、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本文作者是(填写人名),下列与本文作者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是。
A.《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 | B.《记承天夜游》作者苏轼 |
C.《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 | D.《口技》作者魏学洢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本文主要描写了卖油翁 和陈康肃 这两个重要场景,揭示了什么道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将军宜枉驾顾之( )
(3)遂用猖蹶( )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2分)
阅读下面语段。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A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B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庶竭弩钝,攘除奸凶
③是故托臣而弗疑也④今贼适疲于西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A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出师北伐的三个理由。
羊祜传
羊祜①,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并以清德闻。(晋武)帝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②荆州诸军事。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③,绥怀④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者皆听之。祜以孟献⑤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⑥城东阳而莱子服,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景尚子弟迎丧,祜以礼遣还。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⑦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释】①羊祜(hù):(221年-278年),字叔子,晋代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②都督:动词,统领,总领。 ③庠(xiáng)序:泛指学校。 ④绥(suí)怀:安抚。⑤孟献:春秋时鲁国大夫。 ⑥晏氏,名弱。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⑦翕然:安宁、和顺的样子。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于 是 吴 人 翕 然 悦 服 称 为 羊 公 不 之 名 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尽为晋有()(2)吴将陈尚、潘景来寇()
(3)美其死节而厚加殡敛()(4)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者皆听之。请概括出能表现羊祜高尚品德的两个事例。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斗折蛇行 (4)以其境过清 与“佁然不动”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 B.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
C.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 D.然胡不已乎(《公输》)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为什么柳宗元“闻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却“凄神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