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聂赫留朵夫在姑妈家度假,与大家一起玩“捉人”游戏,第一次遇到卡秋莎。两个人在游戏中配合相当默契,从那时起,聂赫留朵夫同卡秋莎之间建立起相互吸引的特殊关系。(《复活》) |
B.聂赫留朵夫坐在陪审员议事室窗前想:“唉,要是他们的关系能保持在那天夜里的感情上,那该多好!”这里所指的那天夜里指的是聂赫留朵夫离开前一天晚上,在这个晚上他诱奸了卡秋莎。(《复活》) |
C.当聂赫留朵夫的姑姑知道玛丝洛娃怀孕后,便把她从家里赶了出去。她为了生活,只好去给人家当女仆。但每次都遭到男主人的调戏和侮辱。生下的孩子也死了。最后,她沦落到基达叶娃妓院,成了妓女。 (《复活》) |
D.“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和孩子,我想过人的生活。”就在她迈着很快的步子,连眼皮也不抬,走进办公室的时候,他脑海里掠过这样一些想法……(《复活》) |
“他”指的是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靠彼得堡朋友副检察长谢列宁的帮助,将玛丝洛娃由原判服苦役改为一般移民流放,聂赫留朵夫觉得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妨碍他们共同生活了,于是萌生了这些想法(《复活》)
E.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在审讯过程中,法官们只忙于自己的私事,对案件审理却心不在焉。副检察官卜列维喝了一夜酒,根本还没有从酒宴中清醒过来,便开始宣读起对玛丝洛娃的审判案件来。法庭庭长为了要在六点钟之前赶去和一个红头发的瑞士姑娘约会,他希望审判早点结束。(《复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以道作人君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道德经》)
注:①好还:容易得到报应。孔子和老子共同的治国主张是什么?(1分)
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论“道”上的差异。(4分)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所说的“乡原”,是指什么样的人?孔子为什么称之为“德之贼”?
请简要阐述“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
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指出孔子与世人对“孝”的认识的异同。
2012年,“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颁布,其中有“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根据上述内容,概括“仁”跟“礼乐”“志”的关系。
答:朱熹引程颐的话:“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志有大小之分,请对三人的“志”作简要评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