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合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
明清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
|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编户制度 | B.三省六部制 | C.中央集权制 | D.行省制 |
“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从这份电报的内容可以判断,当时(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 | B.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消失 |
|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D.土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
《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地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
|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 C.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
|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
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了中共确立了( )
| A.开展武装斗争,夺取城市的革命目标 |
| B.开展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策略 |
| C.实行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方针 |
|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心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