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入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这时全国再也没有人搞货币兑换了。纽约的一位参议员到首府,自带一周吃的东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金手套”锦标赛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支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女睡衣、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裤、机工工具、涂脚药膏、《圣经》等。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固定不变的工厂工资和不断下降的农场收入,这两大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了国民收入严重的分配不均。1929年,5%的美国人得到全部个人收入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人民大众不充分的购买力与那些拿高薪水、得高报酬的人的高水平的资本投资同时并存。20世纪20年代中,资本货物的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6.4%,而消费品出来的增长率是2.8%。这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受阻;这种低下的购买力不能支持如此高比率的资本投资。结果1929年6月到10月,工业生产指数从126下降到117,从而造成了促使这年秋天股票市场崩溃的大萧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33年3月,美国的失业人数据保守的估计为1400多万,相当于全部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在英国,失业人数将近300多万,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与美国大致相同。德国的情况最糟,失业人数至少600多万;工会执行委员会估计,他们的成员中有五分之二以上的人完全没有工作,另外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只有非全日性工作。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交换的反常现象?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929年的社会发展特征。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问题。上述问题对社会发展造成了哪些影响?
(4)结合材料二、三的主要内容,说明两则材料间的关系。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的改革和调整的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据此并结合有关史实完成下列问题:
(1)概要指出上述不同时期发生在俄、美、中三个国家“改革调整”的内容。
(2)俄、美、中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指出三国“改革调整”的积极作用。
(3)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
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三个高潮时期出现相同原因和不同特点,归纳说明这些民族解放运动反映的世界发展趋势,简要分析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到当代所面临的新问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护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摘自《列宁全集》第42卷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结合材料回答,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悲凉的三部曲,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呈现了四部曲,即从对抗到和好、再到抵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为什么会呈现出上述变化趋势?
(3)上述变化趋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代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独立宣言》写道:“我-fr]i&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材料二 《马赛曲》中唱到:“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材料三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引用了《孟子》和《周礼》中的有关记载,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孙中山说:“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
(1)材料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基本思想和观点?独立后的美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并说明这一体制对当时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的主要影响。
(2)法国大革命时期,《马赛曲》被广泛传唱。依据材料二你认为《马赛曲》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期间集中体现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文献是什么?这一文献对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的特点。
(4)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借鉴中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人民民主政治建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