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 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某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从唐诗诗句中分析唐朝历史面貌,下列分析最为恰当的是()
| 唐诗 |
唐朝历史面貌 |
|
| A |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唐朝创立了科举制 |
| B |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
唐朝重视城市管理,实行市坊分离 |
| C |
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
唐朝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
| D |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
民族交往影响了唐朝社会生活 |
北魏孝文帝初期“京师民庶,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为此孝文帝实行了()
| A.宗主督护制 | B.俸禄制度 |
| C.均田制 | D.汉化政策 |
下列哪项史实,足以说明法家思想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作用的一把“双刃剑”()
| A.分封制的确立和瓦解 |
| B.秦朝实现统一和短命而亡 |
| C.商鞅变法的成功和个人的悲惨结局 |
| D.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和七国之乱 |
汉代皇帝曾亲耕籍田以供宗庙粢盛(指盛于祭器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则亲自蚕织以奉祭服,这体现了统治者()
| A.对男耕女织的重视 | B.倡导重农抑商 |
| C.爱民如子 | D.以祭祀祖先为朝政的重心 |
下列各项是古代对某些水利工程的评价,其中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利灌溉工程有()
①《史记》记载:“于是关中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②汉代民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③《史记》记载:“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④《桂海虞衡录》记载:“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岭”
| A.①③ | B.②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