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局部昼夜分布图,阴影代表黑夜,中心点O点位于75°W。读图完成下题。
如果乙点为北极点,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北京艳阳高照 |
B.甲地正值旭日东升 |
C.纽约(41°N,74°W)星空闪烁 |
D.丙地太阳一天中最高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 | B.热力环流 | C.海陆热力差异 | D.风的形成 |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竿测影”的方法(如图所示)测算当地经纬度,在3月21日11︰44测得影长(s)与杆长(h)相等,且竿影为一天中最短。读图,回答:该兴趣小组在测量中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竿长已知)是
A.北京时间、竿影长度 | B.竿影长度、竿影方位 |
C.竿影方位、北京时间 | D.白昼长度、太阳高度 |
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
A.山东 | B.新疆 | C.云南 | D.吉林 |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1日至7月11日在南非共和国的开普敦、比勒陀利亚、约翰内斯堡、德班等9座城市举行。结合图,回答:第19届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
B.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 |
C.南极点附近极夜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于当地时间6月11日20:00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
A.旭日初升 | B.烈日当空 | C.夕阳西下 | D.夜幕深沉 |
南非世界杯足球赛选择在此时段举行,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和 | B.沙尘天气少发 | C.天气晴朗 | D.少大雾天气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图4)回答: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
A.a处因气温低导致空气收缩下沉 |
B.b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多雨带 |
C.③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东北风 |
D.a处附近可能形成地中海气候 |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
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
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④表示地下径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多年平均状况看,参与循环的水量②=①+③+④+⑤ |
B.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大气水、海洋水、地下水、地表水 |
C.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②环节施加的影响 |
D.⑤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因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