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古名弱水,是甘肃省河西走廊最大河流,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向东北。读黑河流域分布区位特征比较表,回答下题。
|
河道长 (km) |
海拔高度 (m) |
年降水量(mm) |
人口 (万人) |
耕地 (万km2)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上游区 |
303 |
1700-5564 |
300-600 |
5.98 |
0.51 |
3.5 |
中游区 |
185 |
1352-1700 |
50-200 |
121.2 |
26.1 |
56.0 |
下游区 |
333 |
912-1249 |
17-47 |
6.63 |
0.96 |
3.6 |
关于黑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第一阶梯 | B.植被以温带荒漠为主 |
C.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 | D.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
黑河流域中游区人口最多,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 B.河道较短,水流蒸发较少 |
C.降水量大,气候湿润 | D.耕地面积大,需要劳动力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右图)。左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A.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
B.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
C.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
22.“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
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
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最高的山。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是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沟内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的冰川,冰川下限的海拔约2850米。沟内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沟内蕴藏有大流量沸泉和温泉,具有大面积原始森林。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处公路穿越的地形可能是( )
A.河谷 | B.盆地 | C.陡坡 | D.平地 |
海螺沟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冰川的主要条件不可能是()
A.沟内水系众多,水汽充足 |
B.地处暖湿气流迎风坡,降水多 |
C.沟内地形封闭,光照很弱 |
D.附近有横断山,使西北冷气流易南下 |
关于海螺沟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前端堆积物颗粒大小均匀 | B.地壳活跃,地质条件复杂 |
C.沟内小溪流量季节变化很小 | D.海螺沟山地雪线南高北低 |
我国某大城市自1985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各圈范围 |
面积(km2) |
人口密度(人/km2) |
|||
1985年 |
1995年 |
2005年 |
2014年 |
||
内圈(0~6 km) |
113 |
21 764 |
21 206 |
19 554 |
20 416 |
第二圈(6~15 km) |
593 |
2 606 |
3 361 |
4 960 |
7 277 |
第三圈(15~24 km) |
1 102 |
1 338 |
1 820 |
2 804 |
4 305 |
第四圈(24~33 km) |
1 611 |
621 |
785 |
1 083 |
1 765 |
郊区(33 km~) |
— |
— |
— |
— |
— |
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 D.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
2014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是()
A.第二圈 | B.第三圈 | C.第四圈 | D.内圈 |
洛伦兹曲线模型反映地理事象的分布均匀程度。本题用其反映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相互关系,图中各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安徽省人口与GDP分布洛伦兹曲线图某省人口、GDP分布的状况是()
A.该省的人口居住是均匀分散开的 |
B.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 |
C.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一致 |
D.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完全背离 |
图示该省人口与GDP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该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
②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
③该省经济核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
④该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三产业比重不高
⑤该省南北气候差异大
⑥该省省地形差异大
A.①②⑥ | B.①③④ | C.③⑤⑥ | D.①③⑤ |
“马太效应”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现象。如下图所示,关于“马太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马太效应”不利于提高人类的平均生活水平 |
B.“马太效应”对现有资源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没有影响 |
C.富国有义务在环境问题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
D.全球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越强,贫困群体的生活越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