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小圆表示纬线圈,大圆表示晨昏圈。P为两圆切点,此时出现极夜现象。PQ在经线圈上。读图回答1-3题。这一天,Q点
A.昼长夜短 | B.极昼 |
C.昼短夜长 | D.极夜 |
若P地为8月某日,则太阳相对于Q地的方位及Q地的时间分别是
A.正南12时 | B.正南0时 | C.正北12时 | D.正北0时 |
若P地位于70°N,在Q地建天文观测站,其最佳的天文观测时间是
A.1月前后 | B.3月前后 | C.7月前后 | D.9月前后 |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
B.地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
C.植物的生长受光、热、水、营养物质等因素制约 |
D.土壤处于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 |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
下列人类活动不属于趋利避害目的的是()
A.在内蒙古草原上大量开荒种植粮食 |
B.在黄土高原上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
C.在浙江沿海修建海塘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 |
D.在澳门有计划地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
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所起的作用有()
①根本改变气候状况②对水文状况几乎没有影响
③能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④能够保持水土,减少流失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现象不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热带雨林遭破坏,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
B.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引起全球气温升高 |
C.某地区降水量多少与太阳活动周期有一定的关联性 |
D.长江中上游山区大量砍伐林木,下游地区洪水频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