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硫酸的性质,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个实验。实验一: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后,在如图一所示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Fe合金(含有一定量的C),然后,加入少量浓硫酸。
图一 图二
①.在未点燃酒精灯时,乙中没有明显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处理生成的有毒气体,还应在乙、丙之间接入干燥管,并在其中填充足量的 。
②.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在丙处检验到某种无色无味气体,它是__________。
若甲中加入的是纯铁,丙处产生气体的速率没有前者的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实验二:
高一必修教材《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这个传统实验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药品用量大,且浓硫酸与蔗糖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有毒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对此实验进行新的设计和改进:取少量的蔗糖置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水,用胶头滴管滴加几滴浓硫酸,通过圆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如上图二所示观察:
①.白色的蔗糖发黄再变黑,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性;一会儿迅速变成蜂窝状(形似“黑馒头” );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②.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品红试纸褪色,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该小组同学认为有二氧化碳生成,你是否赞成此观点;若赞成就不填写;若不赞成,你将如何改进才能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另一小组将紫色石蕊试纸更换为少许无水硫酸铜,结果没有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浓硫酸具有 ;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A下端活塞关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①混合溶液中,n(KCl)=n(NaNO3);②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溶液中各种溶质在100℃和10℃的溶解度参照例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主要操作是;
②的主要操作是。
(2)晶体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若含有杂质可能是____________。晶体C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若含有杂质可能____________;通过实验确定晶体C中是否含有该杂质的方法是。
(3)若晶体C中确实含有杂质,进一步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现有4组离子,每组有2种金属离子。请各选用1种试剂,将它们两者分开,可供选用的试剂有:
A.硫酸 | B.盐酸 | C.硝酸 | D.氢氧化钠溶液 E.氨水请填写下表:(填写时用字母代号) |
离子组 |
选用的试剂(代号) |
沉淀物的化学式 |
保留在溶液中的离子 |
(1)Zn2+和Al3+ |
|||
(2)Zn2+和Mg2+ |
|||
(3)Zn2+和Ba2+ |
|||
(4)Fe3+和Al3+ |
(12分)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中盛有品红溶液,B中盛有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A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气体,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A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后,再加热A,A中的溶液______(填“能”或“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3)如果A中盛的是氨水,B中盛的是无色酚酞溶液,微热A,B中溶液会变为红色,则此时表现氨水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4)如果A中盛的是浓硫酸,加入铜,加热反应,此反应中表现浓硫酸的酸性和______性。
(5)如果A中盛的是盐酸,加入铜粉,为了让铜粉溶解,可以加入Na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8H+===3Cu2++2NO↑+4H2O,请用单线桥标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1分)某中学高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探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①这样制取的SO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有________。
②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①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b……填写;每套装置只允许使用一次)。
③根据②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装置 |
所盛药品 |
实验现象 |
结论 |
B |
|||
C |
CuO固体 |
||
D |
无水Cu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