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是由于  (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严重
C.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戊戌维新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图)的主要目的是

A. 提倡民主自由 B. 宣传排满革命
C. 倡导个人崇拜 D. 反对帝国主义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 同情农民疾苦 B. 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 抑制贫富不均 D. 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从根本上看是因为

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B.帝国主义列强对革命的破坏
C.立宪派和旧官僚势力过大
D.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