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对第一次转变理解正确的是
| A.以天主教会为统治核心的封建统治受到挑战 |
| B.殖民扩张为代表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 C.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的兴起 |
| D.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范畴 |
| B.都达到了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效果 |
| C.美国通过兴修水电工程, 促进国家就业 |
| D.苏联通过兴办公共工程,增强重工业实力 |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为克服上述两种不足,他们分别采取了 ( )
|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
|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
|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
| 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
|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
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启者。本行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钟起至晚三点钟为止,金钱甚为公道,行在头礼查后隔壁便是,如有贵商欲印小照者请至本行可也。此布。森泰照相馆启。”下列对此描述错误的是( )
| A.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 B.通商口岸的生活已发生某些变化 |
| C.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 D.中国已经出现照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