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90年来,我们党上下求索,自我革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弯路,绕过远路,最终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正确的航线,带领人民赢得了举世瞩目的革命和建设成就,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山东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
材料二 2013年山东省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加大民生投入,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健康、文化、食品安全等十个方面办好民生实事,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
(l)描述图表显示的经济信息,并揭示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2)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住房建设管理,满足群众基本需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提出,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2013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办成一项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
(l)据材料,运用政党知识,说明中共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群众住房问题?
材料二为建设管理好保障性住房,真正使需求群众受益,S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市民可将修改意见和建议通过信件、传真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向省住建厅反映。
(2)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保障房建设管理问题分析公民应如何通过政治参与,实现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第10天起,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美丽中国,任重道远。
材料二治理雾霾,公众期待政府更有作为。华北地区频发的“雾霾”引发政府高度重视,以《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为代表的政策密集出台,显示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战略高度提升。治理以“雾霾”为重点的大气污染,不仅关系到环境与民生,更关系到政府的行政能力。通过自上而下的压力及其自下而上的舆论压力,环保对地方政府不作为的“一票否决”制度有望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落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今后出现“十面‘霾’伏”的状况。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治理大气环境污染。
(3)从公民的角度谈谈在治理雾霾方面应有的作为。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3.37%。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加大,拉动了农民工工资的提高。此外,由于市场、成本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及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出现的变化对经济会带来哪些有益的影响?
材料二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人们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生活方式等也发生深刻地变化。但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农民工这个群体,由于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乡镇管理与政治体制、社会公共服务滞后等导致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群体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中国梦”凝聚了中华亿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诸多代表热议的话题。“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之上,中国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地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源的共同支点,形成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
材料二“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之梦。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会各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文化中国梦”提出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