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
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
(4)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一个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句话。
第一组:恩格斯说:“ 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恩格斯说:“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我们认为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第三组: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作什么?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2)请列举两项发明成果,证明“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3)第三组中涉及的比尔·盖茨的设想依据的主要是哪种科技成果?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4)请代表该班同学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文主义精神起源于古希腊,体现这一观点的有哪些先哲?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哪些代表作品中,请在文学、戏剧方面各举一例
(3)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请分别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新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请回答: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分别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2分)
(2)简述建国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并简要评价。
(3)简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请回答:
(1) 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2009年12月7日,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殷商时期,中国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营仲曾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并设置相应的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西汉桑弘羊主持盐铁官营时,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时皇帝专门下诏,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保护环境禁令的人。
早在先秦,已设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国的李冰修建的都江堰,集防洪、排涝、防旱为一体,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
材料二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为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古代环境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人朴素的环保意识与现代环保意识的主要区别,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