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 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 Fe(s)+CO2(g)△H="a" kJ/mol(a>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生成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kJ |
B.若要提高CO的转化率,则应该加入适当的过量Fe0 |
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3 mol/L |
X是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Z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Y,W可以形成自然界最硬的原子晶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WX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B.固体X2Y中含有氢键 |
C.Y的气态氢化物比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 D.WY2与ZY2的晶体类型相同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熔点:CO2<H2O<SiO2<KCl |
B.粒子半径:K+>Na+>Mg2+>Al3+ |
C.酸性:H3PO4>H2SO4>HClO4>H2SiO3 |
D.稳定性:H2O<NH3<PH3<SiH4 |
短周期元素X、Y、Z中,X元素位于Y的前一周期,其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3;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Y相同。下列X、Y、Z之间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X2Z | B.ZY3 | C.X2Y2 | D.XZ2 |
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以产生NMR现象( )
A.18O、19O、24Mg B.12C、31P、27Al
C.第ⅤA族原子 D.第3周期原子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已知Ra是第7周期、ⅡA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
B.已知As是第4周期、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 |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Al的核电荷数大,故 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