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致:达到 |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绝:横渡 |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贱:地位低下 |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雠:同“仇”,仇恨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3)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文言文阅读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①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释】召忽:春秋时齐国人,与管仲同事公子纠。下列划线文言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 |
B.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肖:孝顺 |
C.知我不遭时遭: 遇,逢 |
D.鲍叔既进管仲进:举荐 |
对下列划线词活用情况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穷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 |
B.召忽死之死:为之死。 |
C.知我不羞小节羞: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羞。 |
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赞美。 |
对下列文言虚词用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①鲍叔不以我为愚
②以身下之
③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④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共6分)
①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②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
吃野菜说
清·龚鼎孳
新雨后,绿芜如发,园蔬叶叶,青满畦径。启扉视之,知一年春事又将烂漫矣,家人间撷作羹,劣得一饱。野香拂拂,从匕箸间出,诚有如子瞻所谓饱霜雪之精、味含土膏①者。
独怜此物没蓬蒿中,与贫士为伍,寒窗一嚼,胜十日太牢②,甚不可进于达官贵人、钟鸣鼎食、芍药撰、朱砂羹之口。今中原嗷嗷,道殣相望,雁粪榆皮,所在仰以为命。甚且折骨解肢,与乌鸢争攫啄之利。吁,可悲也!彼达官贵人日啖浓鲜,当翠袖,奉卮华茵,度梦时亦曾念及野人藜藿③不继无耶?
昔人曰:民不可有此色,士大夫不可无此味。知信哉!
【注】①土膏:土地中的膏泽。⑦太牢:古时祭祀用的猪、牛、羊,泛指美味佳肴。③藜藿:野菜。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赏析这篇散文的写作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赵襄子厄于晋阳,知伯率韩、魏决水围之。城不沉者三版,县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礼。及襄子用张孟谈计,三家之围解,行赏群臣,以恭为先。谈曰:“晋阳之难,惟恭无功,曷为先之?”襄子曰:“晋阳之难,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礼,吾是以先之。”谷于朋友之义,实无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宝,后遇予兄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谷始名榖,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
(节选自苏辙《巢谷传》)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梅州遗予书曰 遗:遗留,留给 |
B.遂弃其旧学,畜弓箭畜:储备,置办 |
C.予愍其老且病愍:怜悯,同情 |
D.县釜而爨,易子而食县:同“悬”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至友其秀杰友:以…为友,结交 |
B.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徙:搬家,迁徙 |
C.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稍:渐渐 |
D.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顾:只是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B.予以罪谪居筠州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
C.昔赵襄子厄于晋阳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
D.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通过巢谷的弃文从武、与作者兄弟的交往刻画了他重朋友义气,具有古代侠士遗风的义士的形象。 |
B.当作者兄弟俩被贬谪岭南时,巢谷以年老多病之体,万里步行,去见苏轼后,再去见苏辙途中,病死。这突出表现了巢谷的古道热肠、侠士气概。 |
C.本文选材典型,语言朴素平易,看似平淡却又回味无穷,人物形象鲜明,意蕴高妙,这就是苏辙行文的特色所在。 |
D.文章最后部分作者发表议论,将巢谷比作春秋末年忠于赵襄子的高恭,除了褒扬巢谷之高义外,还有讥刺世人趋炎附势的意味。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
(2)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3)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力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盍余、属庸将兵围楚之潜(水名);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盍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顿首光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史记 刺客列传》)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进专诸于公子光进:推荐 |
B.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客:好客 |
C.公子光详为足疾详:通“佯”,假装 |
D.既至王前,专诸擘鱼擘:掰,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夫晋,何厌之有 |
B.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C.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
D.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良乃入,具告沛公 |
下面对原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
B.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
C.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
D.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
译文:
(2)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译文:
(3)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杨恽报孙会宗书
杨恽
恽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岁馀,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知略士也,与恽书谏戒之,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通宾客,有称誉。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晻昧语见废,内怀不服,报会宗书曰: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馀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唯君子察焉。
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廷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遭遇变故,横被口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当此之时,自以灭夷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馀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尚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有删节)下列文中划线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略士也知:通智,有才智 |
B.终非其任,卒与祸会卒:死了 |
C.而猥随俗之毁誉也猥:苟且,屈从 |
D.岂意得全首领全:保全 |
下列选项中,全都直接表现杨恽“内怀不服”的一项是()
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
②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
③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
④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
⑤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下面各项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杨恽的好友孙会宗见他失去了爵位在家中做事过于张扬,于是写信劝告杨恽为人要低调,不要经商,也不要与宾客多交往,是真心为杨恽着想。 |
B.杨恽说做官时未能有所建树和表现,来宣扬道德教化,又不能和众同僚同心协力,帮助朝廷完善所疏漏的事情,表现了未能胜任官职的自责之意,因而对被免去爵位没有什么意见。 |
C.杨恽说自己背负了窃取官位吃白饭的罪责很久了,因留恋官位俸禄贪图权势而遭遇变故,实是愤激的反语,是为自己横遭毁谤失官鸣不平。 |
D.杨恽借用董仲舒的话强烈表达了自己甘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百姓的愿望,表现了他桀骜不驯的个性特点。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