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 日 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日暮长廊闻燕语,清寒微雨麦秋时。
客中初夏①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职。这首诗作于退居洛阳期间。
(1)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后一首还运用了哪种不同于前一首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概括两首诗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①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注释】①候馆:接待宾客的馆舍。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价此词说:“唐宋人诗词中,送别怀人者,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絷,便称佳构。此词则两面兼写。” 请结合内容分析此词如何两面兼写。(5分)
古人写诗讲求“炼字炼意”: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请在词中分别选出一个炼字和炼意的例子,并简要分析其炼字与炼意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②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②啭:鸟鸣叫声。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燕子飞于梁间、鸾鸟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诗人刻画“笼莺”这一形象,有何实际意义?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第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浪淘沙
清 左辅①
(序)曹溪驿折桃花一枝①,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春山魂一片②,招入孤舟。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③。掷与巴江流到海④,切莫回头。
【注】①左辅,清乾隆年间进士,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②曹溪驿:地名,与下文忠州、涪州、巴江均在四川。③者是:这是。④春山魂:指桃花。请赏析“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中“软”、“柔”二字的妙处。
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