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继承了黄宗羲的民主思想 |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史学界对他的褒贬不一。有史学家指出,对中国历史发展来说,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B.缔结《马关条约》以结束中日战争 |
C.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 D.甲午战争中竭力维护北洋舰队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
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量子论的诞生起始于一个什么问题的思考()
A.物体的质量与运动的关系 | B.热辐射的能量变化 |
C.物体运动的数学方式 | D.自然界的变异问题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和牛顿力学的关系是()
A.前者否定了后者 | B.前者包容了后者 |
C.前者补充了后者 | D.前者发展了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