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个人”作为单独的自治单位,独立于家庭、社区和社会秩序之类的集体性概念之外。有学者认为,“个人”所具有的这一内涵,“只有到了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才得以形成”。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A.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
C.启蒙思想强调人的“理性” D.《人权宣言》宣称人生而自由平等

“‘七七’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这一年,我们沉睡了十年的民族醒了,它彰显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折。”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恢复高考制度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对外贸易的发展 B.“大跃进”的推动
C.实施“一五”计划 D.纠正“左”倾错误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

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
0.78%
2.45%
25.14%

A.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 D.土地革命的开展

作为临时国会的参议院,自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中间经一次改选,至1913年4月8日在北京自行解散,在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一系列会议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是对议会政治的实践
C.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D.核心议题是制定《临时约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