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在江西某县讲课时号召大家不要去拆老百姓房子,该县县委书记在课后批驳称:“为了发展,就得拆,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天中国的发展,再不能以拆迁为发动机了。宁愿发展慢一点,也要把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放在首位。拆迁可以拆出政绩,可以拆出高楼,拆出超级富豪,但拆走了民心,就拆走了这个民族的未来。就是为了公共利益要拆迁,也要有公平公正的司法来解决。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发展。
材料二:为了顺利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拆迁工作,河沟街道在整治区域开展“一美二建三进”活动,一是一日美家活动,营造参与氛围。引导居民与邻为善,共创和谐优美环境,营造出浓郁的邻里亲情和文明和谐的社区温情。二是建政策长廊和文明墙。使法德、法规、政策、文明礼仪规范、科学文化知识与自然和人文有机结合。三是三支队伍进社区,增强宣传力量,由10多名居委会干部、社区志愿者组成“文明劝导队”进社区,进拆迁区域,引导拆迁户的行为,劝导不文明的行为。组建各种“爱心互助队”,帮助部分艰难拆迁户,开展爱心拆迁。组建“政策解说队”,使拆迁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主动积极配合拆迁工作。
⑴结合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谈谈你对该县县委书记上述言论的认识。
⑵试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从国家和公民的角度对“文明拆迁”建言献策。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材料二 近年来,保送生、自主招生正成为中国综合排名靠前的大学的一个重要生源渠道,但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家庭所在地为省会城市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可能性是郊区农村学生的11.1倍。教育学博士、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罗立祝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通过自主招生获得加分资格的更是如此。
材料三 2013年高考报名近期陆续开始,今年黑龙江省率先开放异地高考,外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只要具有在黑龙江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该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该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可就地报考。自2014年起,广东省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及标准,其中,中学生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各类科技竞赛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和省级优秀学生等17项将不再作为加分项目。
(1)实现教育公平能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哲理。
(3)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材料一 继“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猪肉和毒胶囊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之后,近日,号称天下第一酒,一直以酝酿湘西千年文化,传承湘西古老秘方自居,号称“无上妙品”的高端白酒酒鬼酒被查出有毒----塑化剂含量竟然超标高达260%。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这有国家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的原因,更是企业利益驱动的结果。
材料二 官方数据显示,2007年11月到今年2月,全国共查处“三聚氰胺”乳品、“瘦肉精”饲料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18万余件,处理近4万人。去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力度。
材料三 广东2012年大力开展“三打两建”活动----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确保公平正义,重塑广东经济发展新优势。
分析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2)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安心。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惨烈,举世震惊。但中国表现出一个更加强大和成熟的国家形象: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镇定的反应,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灾区人民稳定沉着,没有出现秩序混乱而是积极自救。灾区到处是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行为。胡锦涛等领导人带头捐款,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关怀,激励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奋力抗震救灾。在全国各地,一个个捐助点前,普通老百姓排起长龙,慷慨解囊,争相献血,涌动着一片真情。
在大灾面前,国人挺起脊梁,展现出强大的抗灾自救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地震废墟上闪耀,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这是一个国家伟大之所在,中国呈现给世界和国民一个有力、有序、有效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请结合材料说明,鲁迅先生所说的“民魂”指什么?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怎样理解“民族精神在地震废墟上闪耀”?
(3)为什么要让“民魂”“发扬起来”?
(4)你觉得应该怎样来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山东省于2008年6月16日一18日举办"2008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山东各地积极响应省文博会,根据各地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的各具特色的活动,带动了旅游、餐饮。工艺品制作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说明举办文博会对山东经济发展的作用。(10分)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从强国向富民转变”成为一大亮点。在中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之后,将富民放在重要位置,显示出我国政府更加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专家们看来,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已到了抓紧解决“民富”问题的时候了。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多社会问题可能都要激化,而且我国现在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增加居民收入,实现从强国向富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