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水,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          。Na2O2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上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3)向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向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为探究其原因,该小组同学从查阅有关资料中得知:Na2O2与水反应可生成H2O2,H2O2具有漂白性。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Na2O2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只要求写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
试剂:                      
现象:                      
(4)该小组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Na2O2跟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H2O2,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g Na2O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O2的体积并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①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如图装置中的(忽略导管在量筒中所占的体积)       (填A或B),理由是          
②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      (选填“100mL”、“200mL”、“500mL”或“1000mL”)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探究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NO。其实验流程图如下:

(1)测定NO的体积

①从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选用装置进行Ag与浓硝酸反应实验
②选用如上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3→(填各导管口编号)。
③在测定NO的体积时,若量筒中水的液面比集气瓶的液面要低,此时应将量筒的位置_______(“下降”或“升高”),以保证量筒中的液面与集气瓶中的液面持平。
(2)测定硝酸的物质的量:反应结束后,从上图B装置中所得100mL溶液中取出25.00mL溶液,用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第一次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将读数填到表格的相应位置


滴定前读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第二次
0.10
18.00
第三次
0.20
18.30

依据表格的数据计算出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
(3)气体成份分析
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93.0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填“有”或“没有”)NO产生,作此判断的依据是

可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测定足量铜与适量一定浓度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和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用m表示),其中装置C由广口瓶和量气管组成,量气管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mL~50mL),乙管可上下移动。

A BC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气体(NO和NO2)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序号)。
(2)实验中的气体(NO和NO2)通入C装置,请在下图的广口瓶中将导气管画出。

(3)要测定m值,需要将C中的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由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酸碱指示剂氧化褪色而影响实验。因此,中和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4)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应进行两步必要的操作:
第一,打开b,向C装置的乙管中加适量水;
第二
(5)实验前甲、乙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读数时乙管的液面高于甲管的液面。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6)实验后若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V(L),C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用含nV的式子表示m=(结果可不必化简)。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碳与硅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色试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根据图1回答:
(1)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2回答:
(3)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处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现准现准确称取0.44 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燃烧后A管增重0.88 g,B管增重0.36g。请回答:(1)按上述所给的测量信息,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
DF;

(2)A、B管内均盛有有固态试剂,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应盛装什么试剂: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CuO网去掉,A管重量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请改进这套装置的一个不足之处;
(6)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7)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的数据是___________。

(7分) DIS系统即数字化信息系统,它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某学习小组用DIS系统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以溶液的导电能力来判断滴定终点。实验步骤如下:
(1) 用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10. 00mL的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mL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然后将稀释后的溶液倒人试剂瓶中。
(2)量取20. 00 mL的上述溶液倒入烧杯中,连接好DIS 系统(如上图),向烧杯中滴加浓度为0.1000mol·L -1的氨水,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随
氨水体积变化的曲线(见图)。

①用滴定管盛氨水前,滴定管要用__________润洗2~3遍
②氨水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